
【土耳其蜜月旅遊】Pamukkale 棉堡奇景|赤腳走進雪白溫泉世界,穿越希拉波利斯古城時光。土耳其景點

旅遊日期:2025.02.23
上午我們拜訪了美麗山城席林傑(Şirince),下午則前往土耳其蜜月旅遊中最夢幻的景點之一的 Pamukkale 棉堡(棉花堡)
這座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奇景,以壯觀的白色石灰岩梯田聞名,千百年來,富含碳酸鹽礦物的溫泉水自山坡流下,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後釋放出二氧化碳,使碳酸鈣沉澱,逐漸堆疊出如雪般純白的階梯地貌,遠遠望去,整座山丘宛如覆上一層夢幻白雪,美得令人屏息
來到 Pamukkale,不妨赤腳走在柔軟的白色溫泉梯田間,感受溫暖泉水輕觸腳底的溫度;再登上山丘探索古老的希拉波利斯古城(Hierapolis),欣賞壯麗的羅馬劇場與考古博物館遺跡,從雪白的石灰岩梯田到千年古城遺跡,棉堡不僅展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讓人深刻感受到歷史與時間流動的浪漫氣息
Travertines of Pamukkale 棉堡/棉花堡|門票
棉堡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進入景區需購買門票(僅限土耳其里拉付款),票價依身分與通票種類而有所不同,以下為最新票價與購票資訊:
一般票價(外國遊客 / 非土耳其居民)
- 單一票券(Ticket):€30
適用於外國遊客,可於當日單次入園 - 聯票(Hierapolis Pamukkale + 考古博物館 + Laodikeia 遺址):€40
可同時參觀棉堡主區、希拉波利斯古城與老底嘉遺址
土耳其公民票價
- Müzekart+(一般卡):₺60 僅限土耳其公民使用
- Müzekart(學生 / 教師優惠卡):₺30 適用於學生與教育人員
其他服務
- 導覽耳機租借(Headphone):₺350 提供多語音導覽服務(含英語)
博物館通票(Museum Pass)
適合計畫多地旅遊的遊客,可依區域選購:
- 全土耳其通票(15天):₺165 全國博物館皆可使用
- 地中海區域通票(7天):₺90 限地中海沿岸地區使用
- 愛琴海區域通票(7天):₺95 限愛琴海地區使用
售票與參觀時間
- 售票時間(Ticket Office):07:00 – 18:00
- 參觀時間(Visiting Hours):07:00 – 18:00
此外,景區內也提供電動車租借服務,可節省大量步行時間,早知道就該租一台,因為整個園區真的不小,光靠腿力走完全程可是會累到腿軟呢 ><”



Travertines of Pamukkale 棉堡/棉花堡|地圖
棉花堡(Pamukkale)以夢幻的雪白石灰華梯田聞名全球,整個園區不僅是大自然的奇蹟,更與古城 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 遺跡相連,構成壯麗又深具歷史感的景觀帶
在這片遺址群中,可以看到阿波羅神廟、古代大浴場與公共廁所、可容納數千名觀眾的希拉波利斯大劇場,以及被稱為「地獄之門」的普魯托尼翁(Ploutonion)
沿著古老的弗隆提努斯大街(Frontinus Street)漫步,還能參觀古廣場、市門與聖斐理浦殉道堂,最後在著名的古泳池(Antique Pool)中體驗溫泉泡浴,一邊欣賞遺跡、一邊感受棉堡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獨特魅力

Travertines of Pamukkale 棉堡/棉花堡|如夢似幻的白色山丘與溫泉奇景
棉堡(Pamukkale),又稱棉花堡,是土耳其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奇景之一,1988 年被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這片潔白如棉的石灰岩梯田,由溫泉水中富含的 碳酸鹽礦物 長年流淌、與氧氣接觸釋放二氧化碳後,逐漸形成雪白的 碳酸鈣結晶層,層層堆疊的白色山坡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晶瑩光澤,彷彿走進雲端世界般夢幻
自古以來,這裡便是人們心中的療癒聖地。早在兩千年前,羅馬人 就在此修建浴場與療養院,並在高處建立了 希拉波利斯古城(Hierapolis),讓溫泉成為宗教與生活的一部分,如今的棉堡,不僅象徵著自然的壯麗,也承載著古文明的溫度,旅人能赤腳踏上柔軟的白色石階,感受溫泉的暖流,並遠眺古城遺跡與藍天交織的壯麗畫面
我記得第一次在網路上看到照片時,層層石灰岩階梯上滿是藍色的泉水,但我們造訪的時間是 2 月份,眼前的景色是一整片潔白的石灰岩,就像覆滿白雪的山丘,美得不可思議,只是,那些水池幾乎都乾涸了,後來查資料才知道,並不是季節問題,而是因為長期的觀光開放與地形破壞,讓水流分佈受到影響
如今,土耳其政府為了保護這片珍貴地貌,已規定旅人 進入棉堡區域必須脫鞋,赤腳走在這些石灰岩上,雖然有點刺刺痛痛的,但也能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走吧~跟著我,一起漫步在這片如夢似幻的白色山丘,體驗棉堡最純粹的美



棉堡遠眺的詩意畫卷|靜謐小鎮與自然共生的風景
站在棉堡雪白的石灰華梯田上往下望,整個小鎮靜靜地躺在陽光底下,翠綠的湖水倒映著天光,白色岩層蜿蜒延伸至遠方山巒,偶爾有溫泉蒸氣輕輕升起,如薄紗般籠罩整片大地,彷彿讓時間也慢了下來
那一刻,只聽見風的呢喃、陽光灑落的聲音,還有遠方旅人輕快的笑語,從這裡眺望,棉堡不只是自然的奇景,更像一幅會呼吸的畫卷,柔和、寧靜,讓人忍不住想將這份靜謐收藏在心底





棉堡溫泉的生命之源|沿著白色丘陵流動的溫暖泉水
在棉堡這片如雪般潔白的大地上,最令人著迷的,莫過於那從地底湧出的天然溫泉,泉水帶著淡淡熱氣,不停從岩縫中湧出,沿著層層石灰丘緩緩滑落,宛如一條溫暖的生命脈絡,滋養整座棉堡
靠近泉口時,能聽見水流湍急的聲音,升騰的熱氣朦朧了視線,順著水道一路向下走,陽光灑在白色地貌上,閃著柔和的金光,整個畫面就像流動的雪原,既柔軟又壯麗
不知道是天氣太冷還是季節關係,這溫泉水雖然冒著熱氣,但實際泡起來卻不太熱,呵,後來才發現,原來我們坐在溫泉尾端,水溫早已隨著流動而降低;靠近泉口的地方水溫就高得多,坐在石灰岩階上,腳泡著溫泉,遠眺山下的棉堡小鎮,那一刻彷彿置身畫中,美得讓人不想起身







棉堡冷泉的意外驚喜|白色階地間隱藏的冰涼泉水
你猜猜看???這池水是熱的還是冰的?
看似溫泉般清澈透明的池水,其實藏著讓人瞬間清醒的「冰水陷阱」!原本以為能泡腳放鬆,沒想到一踏進去立刻冷到倒吸一口氣,全身雞皮疙瘩直冒
更誇張的是,我老公為了幫我拍照,硬是在這冰冷泉水裡撐了好一會兒,結果回到飯店竟然發現腳有輕微凍傷,呵,這一幕真的成了「為藝術犧牲」的最佳寫照,也讓我們對棉堡這片白色階地又多了一份難忘的回憶


Travertines of Pamukkale 棉堡/棉花堡|遺跡之間的想像之旅
沿著古老石道漫步,兩側散落著倒塌的石柱與殘垣斷壁,這些靜默的遺跡彷彿將人帶入時間的縫隙,眼前的半倒圓柱、殘存拱門與掩埋牆體,似乎仍在低語著希拉波利斯古城的榮景,也讓人感受到棉堡遺跡中那份靜謐卻厚重的歷史氣息
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幾天前走訪的特洛伊遺址,同樣歷經歲月風化與摧毀,若沒有導覽解說,真的需要極大的想像力,才能在這些石塊之間拼湊出千年前的繁華與生命律動




南方拜占庭城門(Güney Bizans Kapısı)|棉花堡希拉波利斯古城遺跡之一
位於 Travertines of Pamukkale 棉堡 高地南端的 希拉波利斯古城(Hierapolis Ancient City)南方拜占庭城門(Güney Bizans Kapısı),建於西元五世紀初,是拜占庭時期的重要防禦與出入口之一
整座城門以當地特有的 石灰華(Travertine) 石塊與再利用的古代建材(包含部分大理石)建成,門體兩側各設有一座方形塔樓,與北方拜占庭城門(Kuzey Bizans Kapısı)遙相呼應,形成古城堅固的南北軸線防線
結構上以 單體石橫樑(monolithic architrave) 支撐的大型拱門為最大特色,展現了拜占庭建築在力學與美學上的精密工藝,與北門相比,南門的高度略低,但比例更為穩重協調近年經修復工程整建後,崩塌的石塊已被重新歸位,使這座千年古門再現往日的雄偉與莊嚴

冥界之門與愛奧尼柱列迴廊(Ploutonion, Theatron ve Ion Portikosu)|羅馬時期的祭儀劇場
位於 希拉波利斯古城(Hierapolis Ancient City) 聖域中心的 冥界之門(Ploutonion),是獻給 冥王普魯托(Pluto) 與 大地女神克柏勒(Cybele) 的神聖之地,被視為通往冥界的入口,這座矩形祭儀劇場可容納約八百名信徒,過去曾舉行象徵死亡與重生的祭儀,公牛在洞穴前吸入天然有毒氣體而窒息,唯有克柏勒的閹祭司能進入洞穴而不受毒氣侵害,象徵人與神之間的界限與權能
劇場上方建有 愛奧尼柱列式門廊(Ionic Portico),優雅的比例與雕刻出自 尼祿時期(Neronian Era),是羅馬建築藝術與宗教信仰完美融合的象徵,今日走入這片遺跡,仍能感受到古人對冥界的敬畏與對生命循環的崇敬,千年過去,那股神祕氣息依然靜靜瀰漫在石柱之間

冥王哈德斯神殿(Ploutonion, Hades Heykeli)|冥界之門中的神祕祭壇
位於土耳其希拉波利斯古城邊緣的【冥王哈德斯神殿(Ploutonion)】,又被稱為「冥界之門」,是古代人心中通往陰間的神祕入口,傳說這裡是冥王哈德斯的居所,祭司們會在此舉行儀式與獻祭,祈求亡者靈魂能順利前往冥界
如今,重建後的哈德斯雕像坐鎮於神殿前方,神情威嚴而莊重,腳邊纏繞著象徵冥界力量的蛇形雕飾;而傳說中守護入口的三頭犬克柏洛斯雖已不復存在,仍能從古文記載中想像牠的樣貌
周圍殘存的圓柱與祭壇遺跡,默默訴說著這裡昔日作為信仰中心的榮光,也讓人感受到古希臘人對冥界深沉而敬畏的想像

冥界之門入口(Ploutonion Entrance)|通往地嶽的洞窟之口
位於土耳其棉堡(Pamukkale)希拉波利斯古城岩壁上的【冥界之門入口(Ploutonion Entrance)】,最早可追溯至古羅馬奧古斯都時期(西元前 1 世紀末)。這座以石灰華(Travertine)砌成牆面的洞穴,入口兩側設有優雅的愛奧尼亞柱式(Ionic semi-columns),展現出古典建築的細緻與莊嚴
洞穴深處持續湧出含有高濃度二氧化碳的熱氣與泉水,古人深信這裡正是冥王哈德斯(Pluto)與冥后珂瑞(Kore)掌管的冥界入口,也就是傳說中的地嶽之門(Ploutonion)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這裡曾是古代舉行祭祀與占卜的神聖場所;洞口上方刻有獻給冥王與冥后的銘文拱門,象徵著生與死、陽界與冥界的界線
即使在今日,站在洞口前仍能感受到從地底湧出的熱氣與詭譎氛圍,彷彿冥界氣息依舊瀰漫在空氣之中

入夢儀式室(Ploutonion Incubation)|通往冥界的淨化與啟示之地
位於土耳其棉堡(Pamukkale)希拉波利斯古城的冥王哈德斯神殿(Ploutonion)旁,有兩間建於地層斷層之上的石室,古代曾用於舉行入夢儀式(Incubation Rites)
信徒需經歷禁食、祈禱、獻祭與溫泉淨身等淨化過程,之後沿著象徵冥界通道的階梯(Katabasis)進入石室,在寂靜與黑暗中等待夜幕降臨
北側的房間仍留有石造長凳,傳說信徒會在此過夜,靜候冥王哈德斯於夢中降臨,賜予神諭(Prophecy)或治癒之力(Healing Power)
這場「睡眠中的啟示」象徵靈魂的淨化與重生,也使希拉波利斯成為古代少數結合宗教療癒與冥界信仰的神聖之地

冥王神殿的後世轉型(Ploutonion)|從祭壇到橄欖油作坊
隨著歷史推進,曾象徵冥界入口的普魯同聖域(Ploutonion)在拜占庭時期(約9~10世紀)被重新利用,考古學家在棉堡希拉波利斯古城(Hierapolis Ancient City)遺址上方發現一座 橄欖油壓榨工坊(Trapetum),人們在舊神殿基礎上興建石磨與壓榨設施,用以碾碎橄欖並提煉珍貴的橄欖油
這樣的轉變象徵信仰由神祕祭儀走向日常生活,也反映出當時希拉波利斯地區農業與橄欖油產業的繁榮,隨著土地開墾與生產活動擴展,城中陸續出現更多橄欖油工坊
昔日的冥界祭壇逐漸被生活氣息取代,成為見證棉堡文明轉型與文化延續的重要印記

希拉波利斯大劇場(Hierapolis Theatre)|見證千年歲月的壯麗舞台
位於棉堡希拉波利斯古城(Hierapolis Ancient City)高地的大劇場,是整個遺址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壯觀的古羅馬建築之一
最初建於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西元117–138年)時期,並於塞維魯(Septimius Severus)統治時進一步擴建,最終形成今日所見的雄偉劇場
全場可容納約 12,000 至 15,000 名觀眾,曾是市民舉行音樂會、戲劇表演與宗教慶典的主要場所
半圓形觀眾席順著山坡而建,分為上下兩層,由拱門與通道相連,舞台背牆(Scaenae Frons)裝飾著多層大理石柱、浮雕與神像,其中以酒神狄奧尼索斯(Dionysus)與神話故事最具代表,展現出古羅馬藝術與宗教融合的精緻美學
雖然歷經地震與歲月侵蝕,修復後的劇場依舊保留著令人讚嘆的氣勢,當陽光灑落在層層石階上,彷彿仍能聽見千年前觀眾的歡呼與掌聲,在時光中靜靜訴說著希拉波利斯的榮耀與文明傳承








棉堡高地的壯麗遠眺|靜觀千年歲月的希拉波利斯大劇場
沿著土耳其棉堡(Pamukkale)高地一路攀升,遙望山坡上那座氣勢恢宏的古羅馬劇場,希拉波利斯大劇場(Hierapolis Theatre),壯觀的弧形舞台與層疊座席映照著金色陽光,散發出歷經千年的靜謐光澤
它靜靜矗立在古城遺址之中,背倚棉堡的石灰岩梯田,前望無邊平原,從遠處眺望能深刻感受到這座古城的壯闊與厚重歷史,彷彿仍能聽見昔日樂聲與觀眾掌聲在風中迴盪


Travertines of Pamukkale 棉堡/棉花堡|希拉波利斯考古博物館
位於棉堡(Pamukkale)古羅馬浴場遺址內的希拉波利斯考古博物館(Hierapolis Archaeological Museum),收藏了來自希拉波利斯古城與老底嘉(Laodikeia)的珍貴文物,包括雕像、石棺與精美浮雕,每一件展品都細述千年前古城的繁榮與宗教信仰
若計畫前往參觀,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早上 8:00 至下午 16:30,建議旅人預留充足時間,細細欣賞這段凝結於石中的歷史與文化寶藏



花環石棺 Sarcophagus with Garland|老底嘉古城的羅馬藝術之美
花環石棺(Sarcophagus with Garland)為羅馬時期約西元2世紀前半的精美石棺,外圍環繞象徵榮耀與永恆的花環雕飾,線條柔和而充滿力量,站在石棺前,彷彿能感受到當時古羅馬人對來世的信仰與生命延續的嚮往
對古羅馬藝術細節感興趣的旅人,建議在此多停留,仔細觀察石棺上千年歷經風霜仍清晰可見的雕刻痕跡,體驗古城老底嘉(Laodikeia)文化的歷史魅力


柱式石棺(Sütunlu Lahit)|羅馬時期石棺遺跡
柱式石棺(Sütunlu Lahit)為保存完整的羅馬時期石棺,可追溯至西元三世紀初,屬於羅馬帝國盛期的高階貴族墓葬,石棺四周以精美圓柱與雕刻裝飾環繞,展現古羅馬貴族對身分、榮耀與永恆信仰的象徵
站在現場,能感受到厚重的歷史氣息,仔細觀察石棺上的浮雕與紋飾,彷彿穿越回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繁榮的古城時光,如今,柱式石棺靜靜陳列於遺址之間,成為古羅馬文明與希拉波利斯歷史的重要見證


有柱石棺(Sütunlu Lahit)|羅馬時期的葬禮藝術
這具來自老底嘉(Laodikeia)的柱式石棺(Sütunlu Lahit),可追溯至西元三世紀初,是羅馬時期典型的葬禮藝術代表,石棺四面布滿精緻浮雕,宛如縮小版神殿,柱間細膩刻畫了石棺主人的生平與榮耀事蹟,包括教育、英雄場景、神話故事與植物紋飾,象徵生命、信仰與永恆輪迴的交織
石棺上方的石蓋設計成一張石床,斜倚著一對並肩而眠的夫妻雕像,雖然頭部已有毀損,但那份安然相依的姿態仍流露出跨越時空的深情,展現羅馬貴族對死後世界的浪漫想像與莊嚴葬禮儀式感
今日這具柱式石棺靜置於希拉波利斯考古遺址中,成為古羅馬葬禮文化與藝術的重要見證



紀念石墓(Anıt Mezar)|羅馬時期克勞狄烏斯時代的英雄榮耀
位於希拉波利斯古城的紀念石墓(Anıt Mezar),建於羅馬帝國克勞狄烏斯時代,是典型的羅馬時期英雄紀念石棺,石棺外壁刻滿繁複植物紋飾與神話人物,屋頂採圓弧形的「搖籃屋頂(cradle roof)」設計,正面山牆雕有象徵守護與永生的美杜莎(Medusa)浮雕,展現古羅馬人對死亡與神性的莊嚴想像
站在遺址前仰望,彷彿仍能感受到當時希拉波利斯的歷史氛圍與羅馬帝國榮耀,紀念石墓不僅是一件石刻藝術,也見證了古人崇高的信仰與英雄榮耀文化


骨灰箱(Ostothek)|羅馬時期的葬禮文化遺跡
這件骨灰箱(Ostothek)來自老底嘉(Laodikeia),可追溯至西元三世紀羅馬時期,是當時貴族階層常用的葬禮器物,與大型石棺不同,骨灰箱體積較小,但雕工精細,象徵對亡者的尊崇與對靈魂永恆的寄託
在古羅馬安葬文化中,靈魂被視為延續生命的重要存在,因此骨灰箱常刻有神話圖騰、植物紋飾,寓意重生與守護,這件出土自老底嘉的文物,不僅展示古羅馬人的宗教信仰,也反映他們追求莊嚴與藝術美感並存的葬禮文化

角鬥士戰鬥浮雕(Gladyatör Dövüşleri Kabartması)|羅馬時期勇武榮耀的象徵
這件角鬥士戰鬥浮雕(Relief of Gladiator Fights)出土於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北墓區(Northern Necropolis),可追溯至西元三世紀初羅馬時期,浮雕生動刻畫角鬥士在競技場上殊死搏鬥的場景,盔甲、武器與肢體動作細膩呈現,充滿緊張張力與戲劇感
在古羅馬社會中,角鬥士不僅象徵勇氣與榮耀,也反映了帝國權力、娛樂文化與競技精神,這類浮雕常被置於墓碑或紀念建築上,紀錄戰士生前英勇事蹟,同時展示羅馬人對榮譽、生命價值與英雄理想的崇高理解

鬥獸浮雕(Boğa Oyunları Kabartması / Venationes)|羅馬時期的競技娛樂場景
這件鬥獸浮雕(Boğa Oyunları Kabartması / Venationes)出自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年代約為西元二世紀初,呈現古羅馬帝國「Venationes」鬥獸表演文化的珍貴遺跡,浮雕上描繪壯碩公牛與獵人搏鬥的場景,細膩的刻紋與動態構圖讓觀者彷彿能感受到古羅馬競技場的喧囂與張力
在羅馬時期,鬥獸表演不僅是一種娛樂活動,也象徵權力、勇氣與人類對自然的征服,如今,這面石板靜靜陳列於博物館中,不再帶著血腥吶喊,而成為訴說古代文明與娛樂文化的歷史印記,讓旅人得以窺見古羅馬社會的多元面貌

酒神狄奧尼索斯與潘(Tanrı Dionysos ve Pan)|羅馬時期神祇雕像(老底嘉出土)
這尊雕像出土地為老底嘉(Laodikeia),年代約為西元二世紀,屬於羅馬時期的神祇雕刻藝術,作品刻畫了酒神狄奧尼索斯(Dionysos)與牧神潘(Pan),以神話題材呈現宗教與生活的交織:狄奧尼索斯象徵葡萄酒、豐饒與狂歡,潘代表田野與自然的活力,兩位神祇並置,暗示人間歡愉與大地肥沃的緊密連結
仔細觀察雕像的表情與肢體語言,可感受到羅馬工匠在呈現神性與人性之間的微妙平衡,狄奧尼索斯的優雅與潘的粗獷形成對照,既蘊含宗教寓意,也映照古羅馬日常生活的象徵,雕像細節如葡萄藤、酒器或小型動物雕刻,都是辨識古羅馬祭祀與慶典題材的重要線索,讓旅人能更深入理解古羅馬藝術與信仰世界

羅馬女性與水之女神(Statue of a Woman|Nymphe Carrying Water Cup)|優雅與神性的化身
這兩尊雕像出土於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屬於羅馬時期(Roman Period, 2nd Century A.D.),展現女性在古代神話與日常生活中的多重角色
- 提水仙女(Nymphe Carrying Water Cup):源自早期羅馬時期(Early Roman Period),出土於希拉波利斯南方城牆,象徵清泉與生命流動,展現自然與神性的結合
- 婦女雕像(Statue of a Woman):造型端莊,衣褶細膩,傳遞古羅馬女性的高貴與寧靜之美,呈現日常生活與社會角色的優雅面貌
兩尊雕像並列時,如同人間與神界的對話,一方呈現凡間的優雅,一方呈現自然的靈性,皆是古羅馬雕刻藝術中不可忽視的女性象徵,也讓旅人在博物館中得以細細品味古代女性的文化意涵

皇帝哈德良與阿提斯雕像(İmparator Heykeli / Hadrianus|Attis)|權力與信仰的羅馬對話
在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展示著兩尊羅馬時期雕像,象徵不同精神世界的對話,哈德良皇帝(Hadrian)與阿提斯(Attis),彷彿跨越千年凝視彼此
- 哈德良皇帝像(Hadrian, 左側):創作於西元二世紀,象徵羅馬帝國的權威與秩序,即便軀幹斷裂,仍能透過細膩的衣摺與雕刻線條,感受昔日的莊嚴與力量,展現羅馬雕塑追求理性之美的經典特色
- 阿提斯雕像(Attis, 右側):出土於希拉波利斯市集廣場(Agora),約西元二世紀後期,源自弗里吉亞神話的青年神祇,象徵自然循環與生命重生,柔和的姿態與流動線條,傳遞信仰、希望與永恆生命的意涵
這兩尊雕像並置,呈現古羅馬人對權力與信仰、理性與永恆的深刻平衡追尋,也讓旅人在博物館中感受到帝國榮光與自然神性交織的文化魅力

Travertines of Pamukkale 棉堡/棉花堡常見問題FAQ
Q1:棉堡(Pamukkale)為什麼被稱為「棉花堡」?
A1:棉堡(Pamukkale)在土耳其語中意為「棉花城堡」,名稱源於那片潔白如雪的石灰岩梯田,溫泉水中的碳酸鈣長年沉積,逐漸堆疊出宛如棉花覆蓋山丘般的夢幻景色,因此得名
Q2:棉堡的溫泉可以泡嗎?
A2:可以,園區內有指定開放區域可體驗泡腳與溫泉觸感,但為了保護脆弱的石灰岩層,遊客需脫鞋並遵守行走範圍規定,部分區域則禁止進入
Q3:參觀棉堡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A3:春季(4~6月)與秋季(9~10月)氣候最舒適,光線柔和,適合拍攝藍白交織的梯田景致,若想避開人潮,可選擇清晨或日落前造訪
Q4:棉堡是否需要購票?
A4:需要,棉堡與希拉波利斯古城(Hierapolis)同屬聯合遺址,入場需購買聯票,票價包含石灰岩梯田、古城區與博物館的參觀範圍,可於現場或線上購票
Travertines of Pamukkale 棉堡/棉花堡延伸閱讀
想更深入探索土耳其的古文明與自然奇景?
歡迎追蹤我的部落格【藍晴旅行】,不定期分享旅遊心得、景點攻略、住宿體驗與行程安排技巧!別忘了留言、分享、收藏、追蹤 IG/FB 粉專《藍晴旅行》喔~
► 點我看更多【土耳其旅遊】文章
► 收藏這篇文章,計畫你的棉堡溫泉與古城散步之旅
► 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交流,我都會親自回覆喔!
— 藍晴旅行|♥ 旅行 ♥ 美食 ♥ 寵物 ♥ 攝影 ♥ 生活 —




藍晴
感謝🙏妳の分享(o^^o)
藍晴晚安^_^^_^^_^^_^❤️❤️❤️❤️❤️❤️
😍😍😍😍😍😍😍^_^^_^^_^^_^^😴😘